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安信11娱乐 > 关于安信11娱乐 > 关于安信11娱乐
孙青瑜:端午节的天文学考源
发布日期:2024-07-21 23:33 点击次数:177
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源于古代天文学——重要星体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、清明节、春节,二十四节气……皆是是太阳、月亮、大火星相对于四时变化在黄道上的重要节点。
端午这一天也不例外!
图片
三代时期,端午作为夏至日,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,后来岁差的原因,端午无力再担当夏至日,便成了一个独立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传统节日。
什么夏至呢?
夏至这一天意味着太阳转到了北回归线。这一天不光正午的太阳最高,位居正中。同时龙宿里大火星也拱到了最高,正置南中天。
双正,双五,双中,重午也,中天也。
所以它在后天八卦里对应的是离卦——二阳一阴,在六十四卦里对应的是姤卦——属于五阳一阴,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最盛。如果用先天八卦的夏至卦来说,就是纯阳卦——阳气盛到极致,阴气呢?衰极而开始复生,说复生其实还没有生出来,故而成阴阳至和卦——阳包阴,阴看不看——因为阴包在阳里,便用纯阳卦表示
故而,端午节这一天,重在一个包字。
正如《周易》姤卦的九二爻所言:“枹有鱼”。
《韵会》释“枹”音为“包”,也有不少注本直接把“枹”,改成了“包”,释为包囊。
不管“枹”字谐音指何?也不管包现成的鱼,还是包刚俘获的鱼,重要是在一个包字,以应天道——端午这一天的天象,阳包阴。
到了汉代,南方人把《周易》里的“包鱼”变成了包粽子,投之河中喂鱼,以此保护屈原肉身不被鱼吃。
图片
可惜我们中原一代没有粽叶,也没有什么江米,吃粽子、包粽子、投江喂鱼……都离我儿时的端午很遥远。
可即便如此,每逢端午我们也会“包”,没有粽叶就用面“包”,比如包糖糕、包菜角,包香布袋之类的,总而言之从吃到用,都离不开一个包字。
不管吃什么,也不东南西北,端午的习俗里都在应着姤卦里的“包”字——也就是夏至日阴阳二气所处的天象
除了阳包阴,端午——这个三代的夏至日,还寓意着阴阳对化的天道轮回的规律:阳极生阴,阴极生阳。
所以对应这一天的姤卦,属于五个阳爻,一个阴爻。
女为阴,五月阴气已经开始复复生,并正式进入茁壮成长期,故而,端午也叫女壮之日和女儿节。
除此之外,端午节还有一个九毒之日的叫法。用古人的话说就是:“天气热,五毒醒,不安宁”、“五月五日,朱索,五色印为门户饰,以难止恶气。”因为这一天阳盛至极而衰,阴气衰极反盛,容易滋生邪气,所以驱邪攻毒的工作,比吃和吃好的还重要。用现代话说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必须未雨绸缪,打响抗疫战争,比如在门口插艾叶,包香囊都是历代古人抗疫的措施!
后来这些抗疫活动,也在时间中衍化成了一种端午民俗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